步行道路的出现给城市带来了很多生机,其景观特性为安全性、 方便性、舒适性、可识别性、可适应性、可观赏性、亲切性、公平性、 可读性、可管理性等。其景观设计在考虑上述几种情况之外,应格外 强调个性化、人性化、趣味性、亲切性的特征,要充分注重自然环境、 历史文化、人与环境各方面的要求。 1。道路形式 1)通过街道空间形式来体现商业步行街的景观个性。如德国布莱 梅古商业街狭窄而弯曲的街道形式,构成了其特有的景观形象。 2)街场结合的形式 3)合适的尺度及比例,商业步行街建筑的高度及其与街道宽度的 比例,要以能够营造亲切、和谐的空间尺度和环境气氛为宗旨,适于 人们交往、休闲、娱乐行为的进行;沿街建筑物风格、色彩、体量、 质感会使商业街景观具有鲜明个性。
10.广场、停车场绿地 广场、停车场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用地。 11.道路绿地率 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12.园林景观路 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 绿化特色的道路。
1道路构成形式:板带式(一板两带,两板三带, 三板四带,四板五带) 2道路景观:城市道路景观是在城市道路中由地 形、植物、建筑物、构筑物、绿化、小品等组成 的各种物理形态。
3街旁绿地(游园)景观设计 街道小游园以植物为主,可用树丛、树群、花坛、草坪等布置。 乔灌木、常绿或落叶树相互搭配,层次要有变化,内部可设小路和小 场地,供人们入内休息。有条件的设一些建筑小品,如亭廊、花架、 宣传廊、园灯、水池、喷泉、假山、坐椅等,丰富景观内容,满足群 众的需要 六、步行街景观设计
2。地面铺装设计 选择不同性能的铺装材料,如南方炎热多雨,应选用吸水性强、 表面粗糙的材料,在雨季起防滑作用,而北方寒冷地区应选择吸水性 差表面粗糙且坚硬的材料,防滑防冻、不易损坏。铺装材料材质的 选择、色彩的设计能够强化商业街的景观形象。 3。设施设计 步行道的设施设置要考虑在其中人群的多种使用需求,如停车场、 自行车停车位、电话亭、自动提款机、垃圾桶、道路指示牌、导游图、 座凳等,这些设施的设计应根据使用方便、造型别致、尺度亲切、 布局合理、无障碍使用的火狐电竞原则。值得一提的是,城市中商业街多是 有传统历史的,其设施设计也应充分体现文脉精神。 4。景观小品设计 景观 小品的设计,题材可以来自城市的历史、文化、典故、事件 等,能够起到强化空间环境文化内涵、渲染城市的人文色彩的作用, 使人们在购物、观景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小品的尺度要与 人接近,使人感到亲切、熟悉。
四、各类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 1人行道绿化带 1)行道树带布置方式: 树带式: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的种植带,一般宽 不小于1.5m,植一行大乔木和树篱。在交通、人流不大路段用这种 方式。 树池式:在交通量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设计正方形、长 方形或圆形空地,种植花草树木,形成池式绿地。正方形树池以 1.5m*1.5m较合适,长方形以1.2m*2m为宜;圆形树池以直径不小于 1.5m为好。
3保持整体性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从 城市整体出发,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第二, 从道路本身出发,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 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段的 堆砌和拼凑。 4连续性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连续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视觉空间上的连续性。道路景观的视觉连续性可以通过道路两侧的绿 化、建筑布局、建筑风格、色彩及道路环境设施等的延续设计来实现。 第二,时空上的连续性。城市道路记载着城市的演进,反映出某一特 定城市地域的自然演进、文化演进和人类群体的进化。道路景观设计 就是要将道路空间中各景观要素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连续体中加以组 合和表达,充分反映这种演进和进化,并能为这种演进和进化做出积 极的贡献。
挡视线具有良好的封闭空间的阴角,容易构成图形 3铺装面直到广场边界,空间领域明确,容易构成图形. 4周围大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协调,宽d和高h有着良好的比例.
综述:城市广场应包含场所,内容,构成,使用方式和意境等五个方面的 基本限定. 城市广场:是为了满足多中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以建筑,道路,山 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采用不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 的主体思想和规模的节点型城市户外活动空间. 二、城市广场分类 按广场性质分类 取决于它在城市中的位置与环境,相关主体建筑与主体标志物以及其 功能等性质,而现代城市广场越来越趋向于综合型的发展. 1)市政广场 2)纪念广场 3)交通广场 4)商业广场 5)休息及娱乐广场
5。植物配置 为了能够反映商业步行街的繁华特点,不宜采用高大的树木,而 且种植密度要适中,不影响两旁的建筑在人们的视野范围内展现其商 业氛围。在供行人休息、停留的小广场或道路局部放大处种植一些遮 荫树,这对夏季较为炎热的城市能够起到较好的降温作用。 七、道路景观设计与建设案例 1。东莞景观大道 全长9公里,是107国道进入东莞城区的重要干道;也是迎宾大道。 主车道双向8车道的东莞大道绿化由中央绿带、主辅分隔带、红线侧 绿化带组成。其中中央绿带很宽15M,最宽处达30M,也是景观焦点; 主辅分隔带5M;红线侧绿化带不定。
三、现代城市广场设计趋势 1多功能复合:功能多样性是产生广场活力的源泉,只有功能多样化,才 能吸引多样的人产生多样的活动,才能使广场真正成为富有魅力的城 市公共空间.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政广场 德国柏林文化广场 2空间多层次: 1)高差不同 现代广场设计中利用空间形态的变化通过垂直交通系统将不同水 平层面的活动场所串连为整个整体,打破了以往只有一个平面上做文 章的概念,上升,下沉,地面层相互穿插组合明沟成一副既有仰视又有俯 瞰的垂直景观,与平面型广场相比较,更具有点线面相结合,以及层次性 和戏剧性的特点.这种立体空间广场可以提供相对安静舒适的环境,又 可充分利用空间变化,获得丰富活泼的城市景观.通常可分为___下沉 式,上升式,上升与下沉相结合的立体广场.
2)行道树的株距与定干高度: 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 植株距应为4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 宜为0.75m。 分枝角度大的干高在3.5米以上,分枝角度小的干高在 2.0米以上 3)行道树种的选择: 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 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 种。
三、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1.尊重历史的原则 城市景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较深刻 的印象,也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基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 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同时也要向前发展。对于传统和现 代的东西,我们不能照抄和翻版,而需要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 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塑造新的形式,创造新的形象。 2.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主张不为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而付出整体的和长 期的环境代价,坚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 这一思想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就是要运用用规划设计 的手段,如何结合自然环境,使规划设计对环境的破坏性的影响降低 到最小,并且对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自然 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2分车绿带规划设计: 1).分车绿带的设计要点: (1).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乔木树 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m。 (2).中间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 面高度0.6m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 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5倍。 (3).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 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 方搭接。分车绿带宽度小于l.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 地被植物相结合。 (4).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取通透式 配置。 2)分车绿带的布置方式:封闭式\开敞式
2.道路绿带 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 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3.分车绿带 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 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 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
4.行道树绿带 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 带。 5.路侧绿带 在道路侧火狐电竞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交通岛绿地 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 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 7.中心岛绿地 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中心岛用地。 8.导向岛绿地 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导向岛用地。 9.立体交叉绿岛 互通式立体交叉干道与匝道围合的绿化用地。
第一节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相关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CJJ75-97)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 一、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相关术语: 1.道路绿地 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 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一、城市广场基本概念 起源:人们进行庆典与祭祀,宗教等活动的广而空的场地 城市规划原理__广场是由于城市功能上的要求而设置的,是供人们活动的空 间.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活动中心,广场上可组织集会,供交通集散,组织居民游 览休息,组织商业贸易的交流等.其强调的是广场的功能作用. 日本芦原义信___广场是强调城市中由各类建筑围成的 城市空间.一个广场在 空间构成上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广场的边界线清楚,能成为图形,此边界先最好是建筑的外墙,而不是单纯遮
3路侧绿带设计 1) 路侧绿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 保持在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 2) 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开放式绿地中, 绿化用地面积不得小于该段绿带总面积的70%。路侧绿带与毗邻的 其他绿地一起辟为街旁游园时,其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园设 计规范》(CJJ48)的规定。 3) 濒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路侧绿地,应结合水面与岸线地形 设计成滨水绿带。滨水绿带的绿化应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景线 )道路护坡绿化应结合工程措施栽植地被植物或攀缘植物
1.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 级规划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王向荣.《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第二版).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4.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5.陈植,《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6.王晓俊编著《风景园林设计》、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3 7.王晓俊 《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8.麦克哈格 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9.各种园林相关期刊杂志: 中国园林、风景园林、建筑学报、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汇刊等
五、道路节点景观设计 1.交叉路口景观设计 交叉路口是两条以上道路相交之处。这是交通的咽喉,种植设计需 先调查其地形,环境特点、并了解“安全视距”及有关符号。安全视 距是行车司机发觉对方来车、立即刹车而恰好能停车的视距距离。在 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景观要素时,要使其高度不得超过0.65-0.7.m,宜 选矮灌木、丛生花草种植或者低矮的景观构筑物进行造景。 2.交通岛景观设计 交通岛,设在道路交叉口处。主要为组织环形交通,使驶入交叉 口的车辆,一律绕岛作逆时针单向行驶。中心岛不能布置成供行人休 息用的小游园或吸引游人的地面装饰物,而常以嵌花草皮花坛为主或 以低矮的常绿灌木组成简单的图案花坛,切忌用常绿小乔木或灌木, 以免影响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