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园林是中国园林企业的一面旗帜,是A股资本市场首家以园林设计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本文通过对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经营情况、管理机制、战略布局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了解一家以园林设计为主营业务的改制企业是如何通过力推总承包、组织变革和产业链并购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为业内其他企业提供借鉴与思考。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首批甲级园林设计院,具有风景园林和建筑设计双甲级、城乡规划甲级资质,曾获得包括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风景园林规划类“主席奖”、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分析与规划荣誉奖、全国优秀设计银、铜质大奖在内的各级优秀设计奖项百余项,曾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十佳民营勘察设计企业”、杭州市十大产业重点企业、杭州市勘察设计行业创意优秀单位,并多次被评为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诚信单位。
公司通过杭州西湖综保工程、杭州良渚文化遗址(EPC)和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等项目,展示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智慧;
通过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江苏溱湖国家湿地公园等项目,开创了国家湿地公园设计的先河;
通过G20杭州峰会主会场、2017年厦门金砖会晤、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EPC)等项目,传递了大型国际会议景观设计的中国匠心精神;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52年,公司前身为杭州园林设计院,2002年完成了改制任务,2011年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并于2017年5月5日在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
杭州市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建设、运营为一体,拥有规划设计、生态建设、农业开发、旅游发展等业务板块的企业集团,致力于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生态修复治理等生态全产业链业务。
多年来,园林股份始终秉承“天人融合演绎人居佳境,长青基业缔造品质生活”的企业使命,积极探索,不断开拓,持续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贡献。
企业理念:实现价值为导向、科学管理为基础、诚信服务为中心、追求卓越为目标
营收逐步增长,总体趋势良好。从公司近五年趋势来看,杭州园林营收快速增长,从2017年的1.84亿元到2021年的7.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2.01%,增长势头强劲。
营收于2019年达到峰值8.28亿元,后连续两年下降,2021年较上年下滑7.17%,下降幅度略增。
净利润方面,与营收相同,于2019年到达峰值6670.59万元,2021年下滑至2017年水平左右,为3266.49万元,与2020年同期相比降低-35.06%。
整体看,除2020年起受疫情影响,营收及净利润有一定程度下滑之外,公司总体经营状况良好。
杭州园林主营业务主要分为园林景观设计业务和工程总承包业务,两大业务板块分别由公司的设计集团和生态环境集团负责。
公司2017年前以单一园林景观设计业务为主,之后开始推动发展工程总承包(EPC)业务,工程总承包(EPC)业务收入占比从2017年的22.51%升至2021年的77.58%,比重连年攀升逐渐成为杭州园林的重要营收组成部分。
园林设计业务上进一步划分又分为市政公共、休闲度假、生态湿地、地产景观四个模块,截至2021年底分别占总营收的14.68%、5.17%、1.42%、0.74%,市政公共产品在设计业务中占比最高。
园林景观设计业务收入稳步增长,毛利率有所下滑。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2017-2019年公司园林景观设计业务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保持两位数增速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业务营收出现17.74%的明显下滑,2021年回升至1.6亿元。
毛利润与营收类似,除2020年降幅明显,其余年份均呈上升趋势。毛利率保持在50%左右的水平,但2017-2020年呈逐年下降趋势,2021年毛利率有所回升,为49.60%。
园林景观设计业务一直以来是杭州园林的核心业务,火狐电竞公司具有深厚的设计优势和竞争能力,近几年在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太子湾公园、2016中国杭州G20峰会主会场等园林景观设计项目上屡获全国性大奖。
工程总承包业务发展迅速,毛利率下滑明显。2017年,公司开始从事风景园林工程总承包业务,业务营收由2017年的4132.16万元快速发展到2021年的58071.82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3.62%。
2020年和2021年疫情对人员流动和项目展期等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毛利率出现较明显下降,此前两年毛利率稳定在14%左右。
目前,公司凭借着设计优势由风景园林设计业务向园林工程总承包业务延伸,先后中标了博鳌亚洲论坛会址、铜鉴湖湿地公园、良渚遗址公园等核心景观或旅游配套工程总承包项目,逐步使工程总承包业务和设计业务并行成为公司发展的“双轮驱动”。
江浙市场为核心,全国市场有侧重的深入发展。公司在浙江和江苏两省经营多年,有较多成熟作品和较强的影响力,业务大多集中在华东区域。
2021年,华东地区完成营业收入5.58亿元,占比达74.58%,与2020年57.38%占比相比增幅明显。华中地区营收占比位列第二,2021年达1.42亿元,占比为19.03%,火狐电竞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97个百分点。
虽杭州园林在2017年创业板上市之前,公司已经在南京、青岛设立分公司,积极拓展江苏及山东区域业务,后设立雄安分公司积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并设立了北京、安徽、四川、云南等分公司进行跨区域经营,但华北、西南、华南、东北、西北区域业务占比依旧较低。
净利润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呈下降趋势,盈利能力降低。2017-2021年,杭州园林净利润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8.93%一路下滑至4.36%,主要是由于大规模推动工程总承包(EPC)业务所致。
净资产收益率先升后降,由2017年的13.64%上升至2019年的17.47%,后随着公司净资产的快速扩张,连续两年大幅下降至2021年的6.83%。
整体看,随着杭州园林业务结构的调整,工程总承包业务规模大、火狐电竞利润薄等特点明显影响了企业盈利指标的表现。
周转效率波动性强,运营能力相对稳定。企业资金利用效率方面,2017-2021年杭州园林应收账款周转率先升后降,2018年最高达4.04次,2021年在连续两年下降后有所回升,达3.11次。
随着杭州园林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大规模开展,由于部分项目周期较长、工程竣工验收及决算审计手续繁琐,内部审批、资金安排、结算流程较长,导致工程结算进度滞后于完工进度,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也相应受到影响。
资产利用效率方面,2017-2021年总资产周转率同样呈先升后降趋势,2018年总资产周转率达到峰值1.17次,随后连年下降至2021年的0.56次,其主要与公司营收迅速扩大,资产总额增长有关。
资产负债率逐年提高,整体偿债能力较强。杭州园林资产负债率在2017年达到较低水平14.01%,原因和当年成功上市融资,缓解经营性用房建设长期借款压力有关;2017年之后资产负债率逐年攀升,2021年达到62.37%,和公司大力拓展工程总承包(EPC)业务有关,但数据仍然符合行业特点和基本情况。
过去5年杭州园林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降幅较明显,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从2017年的3.78下降至2021年的1.34,其下降与公司陆续扩大债务规模有关,但公司货币资金充足,对债务仍有较强覆盖能力,整体偿债能力水平良好。
2021年3月,公司向实际控制人进行了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7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此举将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资本结构更趋于合理,偿债能力得到提高,公司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加强集团化管控,推动新兴业务发展。2017年杭州园林创业板上市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上市公司治理的要求,设立了较为健全的管理机构。
随着公司大力推动工程总承包(EPC)业务的发展,公司设立了和设计集团并行的生态环境集团,在集团战略层面加强对工程总承包(EPC)业务的布局;
优化了公司管理条线的分工和职责,增加法务部、投融资部、品牌运营部以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通过参股的形式加强对信息化业务和品牌IP业务的支持,在顺应行业发展变革、支撑集团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截至2022年8月,杭州园林总部层面共设立10个一级职能部门和10个二级职能部门,设立了两大业务集团,其中设计集团下设7个生产部门,生态环境集团下设“一室一院四中心”,并拥有1个子公司和3个参股企业(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学历水平不断提高,人员规模合理扩充。与2017年相比,2021年底员工人数增长了72人,人员规模增长了31.86%。
从教育程度方面来看,硕士及以上学历增长了82人,占比由2017年的53.10%上升至2021年的67.79%,上涨14.69个百分点,增幅明显,整体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
从专业构成方面来看,2021年销售人员及财务人员占比基本与2017年持平,行政人员占比小幅下降约1%。
生产人员占比出现近2%的下滑,相对的,技术人员占比上涨约2.3%。整体看,公司生产技术人员与行程管理人员占比在基本保持稳定的同时略有倾向,公司管理队伍更为精简高效,对科研和技术的投入不断提高。
专项资质全面。杭州园林系全国首批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并同时具有建筑设计甲级资质、城乡规划编制乙级资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乙级资质、市政行业(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专业乙级资质等,使得公司在承担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的类型和规模不受限制。
设计能力突出。公司园林设计能力较为突出,作为核心设计者负责设计了杭州西湖景区综合保护工程,为西湖文化景观成功“申遗”作出了较大贡献。
公司曾获得包括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 风景园林规划类“主席奖”、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分析与规划荣誉奖、全国优秀设计银、铜质大奖在内的各级优秀设计奖项百余项。
研发投入不断加强。公司研发费用投入持续增长,由2017年的821.93万元增长至2021年的2552.84万元,虽金额有明显增长但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有所下降,研发投入的增速略慢于公司营收的增速。
人员方面,专职研发人员由2016年的29人增长至2021年的47人,研发人员占比先升后降,近年来稳定在16%-17%。
此外,公司设立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等总部职能机构专注研发工作。截至2022年2月底,公司累计获得51项专利,其中6项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42项。
通过并购深化技术研发应用能力。公司2021年12月增持万林数链30%股权,万林数链主营业务系将倾斜摄影技术和三维成像技术应用于无人机,提供林木测绘和植物生长状态测量服务,运用其无人机测绘和测量的核心技术,加强与园林设计领域前期工作的业务协同。
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杭州园林整合内外部资源,增强公司对新技术的研发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前期设计工作的开展效率和设计产品的质量,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杭州园林将继续以“保护环境、恢复生态”为使命,秉承“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以质量和信誉为宗旨,贯彻“精心设计、科学管理;诚信服务、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规范并提升园林设计能力和工程总承包能力,为我国的风景园林事业奉献力量。
杭州园林在2017年到2019年的公司发展战略中三次提及积极探索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业务模式,进一步拓展设计和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全国布局,不断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在2020年的公司发展战略中,公司又创新性地提出了在现有的EPC业务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探索“EPC+O(运营)”的业务模式,并有效整合资源,火狐电竞在恰当时机切入乡村文化、智慧旅游领域,为公司长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公司充分发挥设计业务把握项目全局的入口优势,由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服务向工程总承包业务拓展,顺利地实施了诸多等设计、施工一体化业务,基本实现设计业务和生态环境业务双轮驱动发展的公司战略。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向客户提供风景园林设计方面的整体性解决方案,在自身充分整合、利用各类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专业化、差异化,从而积极拓展风景园林设计业务的市场范围及区域范围,实现设计业务在各细分市场中的结构优化。
此外,经营方面,杭州园林将继续推进全国化战略,在恰当的时机在全国各区域逐步设立设计分院,进一步开拓区域市场,形成公司园林设计业务在全国范围的均衡布局。
杭州园林为应对风景园林行业设计、施工一体化经营趋势,将坚持进一步探索园林工程总承包的经营模式,同时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新业务。
针对生态湿地、濒水景观、生态修复等领域及国家级、国际性重大项目上加大研发及人力资源投入,借助此类项目发挥公司的设计优势和成功项目经验,从而进一步加强市场竞争力。
此外,为增强竞争力,杭州园林也将着力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工程总承包精品项目。
打造核心精品项目,品牌优势得以显现。杭州园林坚持通过优秀作品树立良好的口碑、打造品牌形象,在国内及国际项目的完成中注重品牌形象建设。
国内项目上,仅在公司总部杭州有西湖风景名胜区综合保护工程、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太子湾公园、河坊街历史街区等多个重点优秀设计项目,同时,公司近年也承接了如“2016中国杭州G20峰会”“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2018博鳌亚洲论坛”等大型会议会址的核心景观设计或工程总承包项目,这些工程作为杭州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峰会嘉宾,还是游客、市民,都留下了完美印象,有力提升了杭州园林的品牌影响力。
国外项目上,杭州园林也在美国、日本等多地完成了优秀古典式中国园林设计作品。
战略布局长远,组织支撑稳健。杭州园林根据时代发展和市场环境变化的需要,积极及时地进行了前瞻性、系统性布局,工程总承包业务发展迅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目前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发展主要由总部层面设立的两大集团进行支撑,未来进一步发展拓展前景良好。
人力资源方面,杭州园林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等多种渠道不断扩充和提升核心团队,目前已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随着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也在相应地进行持续优化及调整。
业务发展方面,杭州园林一方面牢牢把握工程质量这一核心要素,坚持“精心设计、科学管理;诚信服务、顾客满意”十六字质量方针,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园林设计各环节的质量控制,长期以来,公司设计师们凭借高度敬业的精神和优良的水平,创造了众多优秀作品,获得了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大小奖项百余项。
把握时代机遇,升级转型迅速。杭州园林在继续保持设计的核心竞争优势同时,在产业链纵深发展上,利用设计在产业链入口的优势,将工程总承包(EPC)作为公司重点拓展业务,提出了设计、生态环境修复业务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业务模式由“设计”向设计+“总承包(EPC)” 业务转型,目前总承包(EPC)业务营业收入已占杭州园林总收入的80%;
在产业链横向发展上,通过参股或并购等形式,收购具有业务协同效应的企业如万林数链、漫梦文化,补充核心设计业务在文化创意、前期测绘等方面的短板,加强公司在数字化和多元化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