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与环境 • 环境要素的营造 自然环境要素 包括地形地势、植物和动物等,是环境要素的主 导方面,决定景观的特征 人工环境要素 指园林建筑和一切建筑处理,包括建筑物、路径、 墙垣、棚架、桥梁及场院等。 • 景观中这一要素,提供园林以实用的价值:游览通行、遮阳避雨、御 寒避暑、饮食起居以及各种园居活动。 • 地表塑造:地形地势是园林景观要素的基础,地表 是 园 景 征 • 植物配置 • 园林建筑的立意 • 园林建筑的选址 ① 园林建筑设计从景观方面说,是创造某种和大自然相协调并具有某 种典型景效的空间塑造。 长沙岳麓山 “爱晚亭” 桂林的小广寒福 建武夷山 “仙弈亭” ② 园林建筑选址,在环境条件上既要注意大的方面,也要注意细微的 因素,要珍视一切饶有趣味的自然景物,一树、一石、清泉溪涧 ,以至古迹传闻,对于造园都十分有用。相地,对其他地理因素 如土地、水质、风向、方位等要有详细了解。 的差异(如北海琼华岛白塔),高低的差异来衬托主体;对于相 同体量的建筑物也可通过建筑布局来获得主从关系。 ➢ 主从不分的排火狐电竞列形式 ➢ 主从分明的组合形式 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 形,可以因为排列组合的 1 形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 果,上两图因为平均对待 而松散单调,下两图因主 从分明而形成有机统一的 整体。 2 ② 对比:园林建筑的对比指在建筑构图中利用一些因素 (如色彩、体量、质感 )程度上的显著差来取得艺术上的表现效果。 ➢ 园林建筑设计中对比的方式:大小的对比、方向的对比、虚实的对比 (园 林建筑而言,虚所指是空间,实所指是形体。对园林建筑形象而言,虚的 部分主要指门窗孔洞及透空的廊;实的部分主要指建筑的墙垣还有挂落、 槅扇及漏窗等是介于虚实之间的要素,可起调和与过渡的作用) ➢ 为了求得对比,在通常情况下应避免虚实各半、平分秋色,应力求一方居 主导地位,而另一方居从属地位;其次,还应使虚实两种因素互相交织穿 插,并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 明暗的对比 ➢ 色彩的对比:色相对比:指两个相对的补色为对比色;色度对比:指颜色 深浅程度的对比 ➢ 形状的对比 ③ 均衡: 建筑的均衡,关键在于有明确的均衡中心 (或中轴线), 如何确定均衡中心,并加以适当的强调,这是构图的关键。 均衡不仅表现在立面上,而且在平面布局上、形体组合上应加以 注意。对称均衡和不对称均衡。 ④ 韵律:建筑构图中韵律的类型大致有: ➢ 连续韵律 • 距离相等、形式相同。如柱列,或距离相等,形状不同 • 不同形式交替出现的韵律。 ➢ 渐变韵律 ➢ 交错韵律:在建筑构图中,各组成部分有规律地 穿插或交错 产生的韵律 园林建筑空间 • 空间组合形式 a) 容积空间:基本特征是围合,空间是静态的、向心的、内聚的,空间中墙 和地的 b) 特征比较突出:园林空间、立体空间。基本特征是填充,空间层次丰富, 有流动感 c) 混合空间:兼有以上二者的特征 • 园林建筑空间组合形式: d) 有独立的建筑物和环境结合而成的开放性空间 ➢ 这种空间组合形式多使用于某些点景的亭、树之类,或用于建筑单体。点 景即用建筑物来点缀风景,使自然风景更加生动别致。这种空间组合的特 点是以自然景物来衬托建筑物,建筑物是空间的主体,故对建筑物本身的 造型要求较高。 b) 有建筑组群自由组合而成的开放性 空间 ➢ 这种空间组合与前一种组合形式相 比,视觉上空间的开放性是基本相 同的,但一般规模较大,建筑组群 与园林空间之间形成多种分隔和穿 插,如扬州瘦西湖中的五亭桥 (右 图)多采用分散式布局,并用桥、 廊、道路、铺面等使建筑物连接, 但不围成封闭性的院落,空间围合 可就地形高低、随势转折。此外, 建筑物之间有一定的轴线关系。 c) 由建筑物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 ➢ 一方面要使单体建筑配置得体,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在体形、 体量、方向上要有区别和变化,在位置上要彼此能呼应顾盼,距离 避免均等。另一方面则要 运用空间的联系 ,如廊、桥、汀 步、院墙、道路、铺面等。 d) 建筑围合而成的天井式空间 ➢ 空间体量较小,只宜采取小品性的绿化景栽; ➢ 在建筑整体空间布局中,多用以改善局部环境,作为点缀或装饰 使用。 ➢ 混合式空间 ➢ 统一构图、分区组景的空间 • 火狐电竞空间处理手法 a) 单个空间的处理应注意空间的大小与尺度、封闭性、 构成方式、构成要素的特征 (形状、色空间处理彩、 质感等)以及空间所表达的意义后所具有的性格等内 容; b) 多个空间的处理则应以空间的对比、渗透、序列等关 系为主 (为园林建筑空间处理的主要部分) c) 具体方式: ➢ 空间的对比 I. 体量对比:单体建筑之间的体量大小对比;建筑物 围合的庭院空间之间的体量大小对比 II. 形状对比:单体建筑之间的形状对比;建筑物围合 的庭院空间的形状对比 III. 明暗虚实对比 IV. 建筑与自然景物对比 借景的手法: A. 提高视点的位置: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借助门窗或围墙上的漏窗:盈高爽,窗户虚邻,纳千 顷之 ,收四时之烂漫” 《园冶》; C. 开辟透景线 ➢ 空间序列:将一系列不同形状与不同性质的空间按一定的观赏路线有 次序地贯通、穿插、组合起来,就形成了空间序列。 I. 园林建筑空间序列的特点:是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产物 II. 园林建筑空间序列的基本类型 ◆ 对称规则式 以一根主要的轴线贯穿其中,层层院落依次相套地向纵 深发展, 出现在轴部的后部,或者位于一系列空间的结束处,或 者在 出现之后还有一些次要的空间延续下去,最后才有适当的结 尾。这种空间序列形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观赏路线一般在中轴穿过, 因此看到的一进进庭院和一座座建筑物都是一点 的对称效果,给 人以庄重、肃穆的感受。典型实例如 万寿山中轴部分排云 殿佛香阁一组建筑群。 ◆ 不对称自由式 :以布局上的曲折、迂回见长,其轴线的构成具有周 而复始、循回不断的特点。在其空间的开合之中安排若干重点的空间, 而在若干重点中又适当突出某一重点作为全局的 。典型实例如苏 州的留园 • 尺度:园林建筑中的尺度是指园林建筑空间各个组成部分与具有一定自 然尺度的物体的一种大小关系。 a) 决定园林建筑尺度的主要依据:园林建筑所处的环境、审美特点、园林 建筑的功能 b) 推敲园林建筑尺度应注意的问题 ➢ 局部尺寸与整体的关系 ➢ 适宜于庭园中大空间景物的尺度不能应用于室内小空间 ➢ 不同的艺术意境要求有不同的尺度感 例如:花架的高度控制在2.5~2.8m之间,有亲切感,一般用2300mm、 2500 mm 、2700 mm等尺寸,开间一般设计在3~4m之间,太大了构件就显 得笨拙臃肿。进深跨度通常用2700 mm 、3000 mm 、3300 mm 。 ➢ 协调建筑和自然景物尺度的其他方法 c) 控制园林建筑室外空间尺度应遵循的视觉规律 ➢ 在各主要观点赏景的控制视锥约为60 °~90 °,或视觉比值H : D 1:1至1:3之间。若在庭院空间中各个主要视点观景, 所得的视觉比值都大于1:1,则将在心理上产生紧迫和闭塞 的感觉;如果都小于1:3,这样的空间又将产生散漫和空旷 的感觉。 d) 灵活处理园林建筑尺度 • 比例:指园林建筑各个组成部分在尺度上的相互比较关 系及其与整体的比较关系。 a) 比例与尺度的关系 ➢ 比例良好,尺度正确。园林建筑除了房屋本身的比例外, 园林环境中的水、树、石等各种景火狐电竞物,因需人工处理也 存在推敲其形状、比例问题,不仅如此,为了整体环境 协调,还特别需要重点推敲建筑和水、树、石等景物之 间的比例协调关系。 b) 对建筑比例规律的认识 (以亭为例) 立面阔高比 造型感觉 ⑴正方形1:1 端正、浑厚、稳重、敦实 ⑵ 黄金长方形1:1.618 素雅、大方、轻巧、玲珑 长 长方形1:1.414 丰满、稳健、气魄 方 形 长方形1:1.732 、亭亭玉立 长方形1:2.000 俊俏、婀娜、挺拔 c) 园林建筑环境与比例的关系 色彩与质感 • 色彩、质感与园林空间的艺术关系 色彩与人的情感联想 色彩 情感联想 色彩 情感联想 红 热情、吉祥、警告 蓝 清爽、明快、协调 黄 温暖、华丽、高贵 黑 严肃、沉重、静默 绿 宁静、协和、安全 白 纯洁、轻盈、整洁 材料质感 材 料 质 感 材 料 质 感 原木 自然、温馨、亲切 混凝土 牢固、坚硬、现代 竹材 古朴、自然、幽雅 金属 坚硬、寒冷、光滑 花岗岩 坚硬、牢固、自然 塑料 轻盈、鲜明、清洁 汉白玉 优雅、华贵、纯洁 • 南、北园林建筑的色彩处理的差异 a) 北方园林富丽堂皇;南方园林朴素淡雅 b) 江南 园林构成建筑最基本的色调不外乎三种:以深 灰 色的小青瓦作为屋顶;全部木作一律呈栗皮色或深棕色,个别建筑 的部分构件施墨绿或黑色;所有墙垣均为白粉墙。 • 提高园林建筑艺术效果需要注意的问题 c) 立足于园林建筑的空间整体的艺术质量和效果进行推敲 d) 通过对比或调和,取得主次分明的整体感,提高艺术的 力 ➢ 对比 ➢ 调和 c) 注意视线距离的影响因素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年物理一轮-第73讲 原子结构 原子核(练习)(原卷版).docx
2024年物理一轮-第57讲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和能量问题(练习)(解析版).docx
2024年物理一轮-第68讲 气体实验定律的综合应用(讲义)(原卷版).docx
2024年物理一轮-第58讲 动量观点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讲义)(解析版).docx
2024年物理一轮-第62讲 光的折射 全反射(练习)(原卷版).docx
2024年物理一轮-第73讲 原子结构 原子核(讲义)(原卷版).docx
2024年物理一轮-第58讲 动量观点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练习)(解析版).docx
2024年物理一轮-第68讲 气体实验定律的综合应用(练习)(解析版).docx
2024年物理一轮-第72讲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练习)(原卷版).docx
2024年物理一轮-第57讲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和能量问题(练习)(原卷版).docx
2024年物理一轮-第59讲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练习)(原卷版).docx
2024年物理一轮-第69讲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练习)(解析版).docx
2024年物理一轮-第67讲 固体、液体和气体(练习)(原卷版).docx
2024年物理一轮-第66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讲义)(解析版).docx
2024年物理一轮-第66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练习)(原卷版).docx
2024年物理一轮-第66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讲义)(原卷版).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