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龙江省坚持以习关于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以“百村示范,千屯推进”行动为载体,打造村庄绿化示范品牌,通过国家森林乡村、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的典型带动,全省村庄绿量持续增加,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绿化、美化、香化、净化、彩化“五化”作用进一步彰显,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精心谋划,统筹推进村庄绿化示范建设。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科学、前瞻、特色、长远”的原则,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强化顶层设计,全力推动村庄绿化美化工作。建立了村庄绿化示范村评价体系,印发了《“百村示范,千屯提升”推进方案》,科学指导村庄绿化示范建设。目前全省13个市(地)共打造了320个具有北方特色的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按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有关要求,将龙江森工集团亚布力林业局公司宝山林场等10个国有林场纳入村庄绿化示范建设范围,实现国有林场与地方村屯同步推进、协同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不断丰富村庄绿化模式。根据村庄的位置、自然、经济和社会状况,因村而宜,不断探索出红色教育基地、通道绿化、乡村旅游、园林绿化、经济林果等符合龙江农村实际的村庄绿化建设模式,形成了一批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样板。牡丹江市七里地村依托林海雪原,将红色景观和绿化景观融合,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线路;齐齐哈尔市吉斯堡村以建设“幸福达斡尔族村寨”为核心,打造“林水相依、绿水相融、村容整洁、街道绿化”的通道绿化新格局;伊春市北星村探索“留得住乡愁”的生态绿化经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绥化市双利村践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打造别具一格的乡村园林绿化景观;哈尔滨市光恩村立足优势发展山桃、山楂等地产经济林果,形成了绿色发展、产游结合、特色鲜明的经济林果产业。
三是打造品牌,带动全省村庄绿化全面提升。全省各地深入开展“百村示范、千屯推进”行动,着力打造龙江特色村庄绿化品牌。坚持以推广使用乡土树种为方向,以护村林建设、街道绿化、庭院绿化、休憩场所绿化、废弃闲置地绿化为重点,形成了铁力市“一环两带三通道、点状穿插建绿地、花果飘香进万家”、海伦市“林下复合种植,建小苗圃、小果园、果树一条街”、富裕县“一村一品,一地一景,建设生态县、园林城”、依兰县“造出绿色、造出产业,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打造林业特色产业”等多样化村庄绿化品牌,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发展景象。
近日,为贯彻落实习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重要指示精神,2023年全国总工会机关春季义务植树活动在北京市房山区举行。来自全总机关的员干部与劳模代表共同种下一棵棵象征新生与希望的树苗,为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贡献力量。全总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徐留平,全总组、书记处同志与今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的先进个人代表等一同参加植树活动。
此次植树活动以“弘扬劳动精神 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劳动模范与工会干部一同参与,为大地播种下一片片绿色。大家纷纷表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要响应习号召,用勤劳的双手种下幼苗,为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中国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42年来,全国各级工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义务植树活动,全总机关连续多年带头组织机关干部职工义务植树,并下发文件动员广大职工踊跃参加,不断增强干部职工义务植树的责任感和绿化意识。2022年,全国工会系统组织300万余名干部职工、3.5万名劳模和先进工作者、4万家企业单位参与义务植树,投入资金近4亿元,建设“工会林”“劳模林”1300余个,面积近17万亩,种植树木2300万余株。
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生态保护修复司(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土绿化》杂志社